当前位置>86健康网 > 心理健康 > 正文
学会把每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
来源:人民网  时间:10/05/14

  患有“拖延症”的人总觉得自己徜徉在懒惰之中,于是人们开始流行问自己一个假设性的问题:“假如今天(或明天)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,我将如何度过?”与之配合的是一种人生观:把每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度过。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一些成功学者的励志著作,例如大名鼎鼎的《羊皮卷》上说道:

  “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,我该怎么办?忘记昨天,也不要痴想明天。明天是一个未知数,为什么要把今天的精力浪费在未知的事上?”

  类似的思想还见于美国身残志坚奇女子海伦·凯勒的名篇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》以及一些宗教典籍。“今天就是最后一天”,这样的生存状态能激励人惜取生命中的每分每秒,然而,把生命的终点放到眼前考虑,会不会引起“末日疯狂”?例如不少人看完电影《2012》之后的口头禅就是“明年就到2012(世界末日)了,再不做坏事就没机会了”,他们会否因此而狂嫖滥赌、抢劫银行?对此,一批心理专家产生了观点的交锋。

  存在主义的治疗手段

  当年存在主义的思潮流行过“如果生命中只剩下三天,你会如何过”的问题,现在三天变成一天,问题本质没变,只是更能体现问题的尖锐性,也许现代人更紧迫,更焦虑了。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最重视的到底是什么:金钱?爱情?名誉?西方管理学已经把价值观管理当作最重要的管理工具,而心理咨询师也会用这类题目进行抑郁、焦虑的治疗。存在主义咨询师会和你讨论生命的意义、死亡的焦虑等与个人价值观密切相关的主题。

  例如,有一家人一直围绕着祖母的意志生活,使得家中的男性变得抑郁,女性化,没有主见,想逃离家庭。为此,他们接受了一次存在主义家庭治疗:每个人都要回答“当你知道你快要死了,你会对家里的其他人说些什么?

>> 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