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技巧,导致了各种亲子冲突,对儿童身心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四类“看不见”孩子的家长,他们分别是事业型、忽视型、主观臆断型、控制型。
在家庭生活中,很多“隐形”的行为,会给孩子、家庭造成不少矛盾冲突,甚至破坏亲子关系,严重影响家庭气氛和家庭教育的质量。看到了孩子,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,这是亲子交流的开始,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第一步。
怎样才能「看见」小孩?这里有四项建议:
-01- 质量的陪伴
儿童成长,需要高质量的陪伴。身为父母,应尽量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,多留出些时间给孩子。对于幼童而言,父母就是他最好的玩伴,一起玩亲子游戏、读绘本、与孩子全心陪伴、感受温暖的安全感;对于稍大的孩子,父母就是他的导师,一起读书、讨论、共同运动、旅行,在耳濡目染、言传身教中,孩子逐渐走向成熟。有了父母的陪伴,孩子会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。
-02- 保持共情
父母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与孩子共情。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,体验并接纳孩子的情感,不仅仅是说大话。人有七种情感,即喜、怒、哀、乐、悲、恐、惊,每种情感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但是,父母对情感有偏爱,比方说,我们都喜欢看孩子笑,却看不见孩子哭。一些父母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,他们“看不见”孩子的情绪,更难给予适当的安慰和引导。
等孩子再长大些,比如失恋了,父母会知道吗?他可以告诉他的好朋友,或者躲在房间里偷偷的哭,甚至还可以自我伤害。他知道爸妈不喜欢自己哭,一哭就准是被批评,被嘲讽。换句话讲,他是从父母这一“重要身份的人”那里学来的——“哭是不被认同的”,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个性。
心理学家温尼克特的建议是“抱持”,意思是不加评判地、真正地接受孩子的各种情感感受,就像妈妈抱着孩子时,无论身体上还是情感上,都要紧抱着孩子,回应他的反应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,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存在着。孩子们在这面镜子中慢慢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,并根据父母的反应逐渐形成了各种认同与适应,最终形成了自我的个性。
-03- 理解孩子
事实上,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或行为问题而骂孩子。这种做法实际上满足了父母的两种心理需要:一是证明“父母比孩子强”“不听你的话就是不行”,二是证明“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父母”。
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已的情绪,然后冷静地教育孩子。不要以“教育”的名义发泄情绪,而是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给孩子做评估很简单,只需要一句话,比如“你怎么那么笨,每次数学都考不上及格”,但是鼓励和支持孩子从“不及格”到“及格”,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智慧。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,关键在于父母的“抱持”态度,给予孩子理解、耐心的引导和支持,使孩子逐步克服困难,学会解决问题。在父母支持而非评价的情况下,可以更仔细地“看到”孩子的困难和需要,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。
-04-“看到”自己。
当家长陷入负面情绪中时,也容易处于“自己看不到自己”的境地。做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、反思和成长,家长千万不要忘记要“自视”自己,要不断的学习,要有意识的反思和认识,要“看到”自己,这样才能更好的“看到”孩子。
来源:互联网